进入2025年,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、数字基础设施完善以及“懒人经济”在多国兴起,国际外卖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尤其是在欧美、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,外卖渗透率仍在快速提升。而且,华人聚居区对外卖接受度高,中餐需求旺盛,这为以中文餐饮为核心的外卖平台出海提供了天然切入点。

从系统搭建角度看,国外外卖平台的技术架构与国内已无本质差异,完全可以将中国成熟的外卖平台系统“移植”出境。国内市面上已有高度标准化、模块化、可复制的一套外卖系统,涵盖订单管理、骑手调度、智能推荐、库存同步等核心功能。
但在系统引进过程中,必须注意些关键事项:
如果平台初期聚焦华人市场,如唐人街、留学生聚集区,可直接使用中文界面,降低用户使用门槛。但若计划拓展至本地主流消费者,则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本地语言翻译,包括菜单、客服话术、推送通知等。建议联系系统供应商增加翻译模式,确保语义准确、文化适配,避免因误译引发误解或投诉。
国内外卖平台普遍依赖高德、百度地图,但在海外,谷歌地图(Google Maps)才是优先选择。系统必须实现与谷歌等地图软件的合作,确保定位精准、路径规划合理、配送时效可预测。同时,还需支持多时区、多语言地址解析,解决海外地址格式不规范的问题,提升骑手配送效率与用户体验。
海外用户习惯使用信用卡、PayPal、Apple Pay等支付方式,与国内的微信、支付宝生态完全不同。平台须接入本地主流支付通道,并在系统中内置实时汇率转换模块,确保用户以本币支付、商家以本币或指定货币收款,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。同时,需符合当地金融监管要求,如PCI-DSS安全认证、反洗钱机制等,保障资金安全。
综上所述,2025年国际外卖不仅“能做”,而且通过引进成熟系统,结合本地化改造,完全有机会在海外复制“美团”“饿了么”的成功路径。当然,文化差异、法规合规、本地竞争仍是挑战。